首页 资讯 医疗 教育 房产 数码 食品 汽车

◇ 校园动态

栏目分类:

赣西外国语学校:以红色文化为灯 照亮学子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5-07

“站在先烈长眠的土地上,我突然读懂了教科书里文字沉甸甸的分量。”“长大后,我一定要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这些真挚的感悟,出自赣西外国语学校学生参观万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后的肺腑之言。字句之间,闪耀着红色精神对年轻心灵的震撼与启迪。

图片1.png

在赣西外国语学校的育人蓝图中,红色基因如同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深深镌刻在德育工作的每一处肌理。学校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工程,创新打造 “行走的红色课堂”,组织学生常态化走进万载县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体验,构建起 “情境浸润 — 实践体悟 — 价值内化” 的完整德育闭环,让革命精神化作指引学生成长的明亮灯塔。

图片2.png

以红色文化补精神之钙

赣西外国语学校所在的万载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历史源远流长。学校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将其有机融入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体系。在传播红色精神的过程中,学校既依托革命旧址、纪念馆、革命文物等有形资源,又借助革命传统、英雄事迹、红色文艺作品等无形资源,让红色文化全方位浸润校园。如今,校园内处处洋溢着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红色精神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

学校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各班定期开展弘扬红色文化主题班会,让红色基因在课堂上生根发芽;积极组织 “红色故事我来说”“革命诗词朗诵” 等主题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播中。通过这些活动,红色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学生们身边可感可触的精神力量。

图片3.png

打造 “行走的红色课堂”

“红色文化不仅要学,更要在实践中感悟。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触动心灵。” 校长胡少平的话语道出了学校红色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让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学校打破传统说教模式,将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转化为生动的德育课堂,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 育人体系。

在这一体系下,革命文物不再是尘封的展品,而是成为讲述历史的“活教材”;家国情怀也不再抽象,而是在学生心中熊熊燃烧。学校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量身定制教育主题:小学阶段侧重通过故事感知革命精神,初中阶段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脉络,高中阶段则着重强化理想信念的培育。同时,结合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打造 “德育融合红色教育、烈士纪念馆重温誓词”的仪式教育链条,让红色教育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图片4.png

红色教育不是对历史的简单回望,而是滋养当代青少年成长的源头活水。赣西外国语学校通过构建情境化、体验式的教育模式,推动革命传统教育落地生根,探索出新时代德育创新的有效路径。当教育回归生活现场,历史与现实产生共鸣,德育才能真正发挥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

图片5.png

构建长效育人机制

赣西外国语学校以赓续红色基因、培育红色传人为目标,精心构建红色教育特色德育体系,形成了 “认知 — 情感 — 行为” 的完整育人链条。当学生在烈士墓前擦拭纪念碑,在纪念馆中认真聆听革命故事时,革命精神已悄然内化为他们生命的底色。这种教育,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将地域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的创新实践,正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赣西外国语学校将继续深耕红色德育这片沃土,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少年心中代代相传,永远闪耀。(雷杰能)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