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医疗 教育 房产 数码 食品 汽车

◇ 曝光平台

栏目分类:

南昌多家饭店扫码点餐体验感不佳 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信息

  来源: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1-06-04

江南都市报讯 江语、全媒体记者范俊杰摄影报道:如今,使用扫码点餐的饭店越来越多。不主动提供纸质菜单、在扫码点餐过程中要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才能点餐,甚至有饭店还需输入出生年月等个人信息注册会员,这些都引发顾客 " 吐槽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连日来走访南昌多家饭店,以顾客视角体验观察,发现扫码点餐存在体验感不佳的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如果餐厅仅提供 " 扫码点餐 ",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技术进步应当让消费者享受发展红利,而不是成为经营者商业欺凌的工具。

【记者走访】

● WAHAWAHA 新派韩餐(红角洲世茂 APM 店)

提供纸质菜单却仍要扫码点餐

WAHAWAHA 新派韩餐是一家主营韩国料理的餐饮店。记者落座后,店内服务人员便拿来纸质菜单册并告知 " 扫描桌上二维码 " 点餐。明明有纸质菜单为何还要扫码点餐?店员解释道:" 因为我们的菜单不是一次性的,不可以用笔勾选菜品。" 既然都提供了纸质菜单,为何不直接点餐,仍要扫码点餐呢?对于记者的不解,店员只说了句:" 我们这儿都是扫码点餐的。"

记者拿出手机扫描了桌上的二维码,果不其然,必须输入手机号并获取验证码才能进入 " 点菜 " 页面。在选择完菜品后,记者便点击最后一步的 " 确定 " 选项,竟然试了好几次也不见有反应,无法成功下单。记者拿着手机来到前台收银处询问服务员怎么回事。服务员称:" 我们这个小程序经常这个地方点不动,好多顾客都这样,没事,我直接帮你下单就好了。" 随后服务员便在收银台的点单机上根据记者选择的菜品下好了单。

●绿茶餐厅(王府井店)

一波三折才拿来过期纸质菜单

记者来到王府井购物中心 4 楼的 " 绿茶餐厅 ",一进门坐上餐桌,店内服务人员就提示记者自行扫码进行点单。据观察,每位顾客进店就餐,服务人员都会第一时间提醒顾客自行扫码下单。记者扫描了桌上的二维码,发现需要授权个人的电话号码和位置信息后才能进行点餐。

随后,在记者多次询问店员是否可以看纸质菜单,店员才拿过来一份纸质菜单。但记者发现,这份菜单已被勾选使用过,便让店员重新换一份新的菜单。又过了几分钟,店员才拿来一份未被使用过的菜单。但店员表示:" 纸质菜单上不是最新版本,一些纸质菜单上有的菜品,扫码点餐的菜单上没有,建议你们还是使用扫码点餐。"

●丰屋烧烤(名门世家店)

外婆带着孩子等父母来才点餐成功

在丰屋烧烤店内,坐在记者旁桌的一位带着孩子的老太太引起了记者关注。老太太告诉记者:" 外孙这次考了 100 分,所以孩子父母奖励他吃烧烤,但是我用的是老年机,不能扫码点餐,而孩子的父母还没下班,只能坐着等他们来才能点餐。"

过了将近半小时,孩子的父母匆匆赶来,才开始扫码点餐。记者观察到,孩子母亲在点餐的过程中,考了 100 分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伸长脖子望向母亲手中小小的屏幕。孩子外婆年纪大了,看不清楚智能手机上的文字,全程无法参与点餐,孩子母亲只能时不时询问老人要点什么菜,拿着手机给她看图片,非常不便。

记者将外婆带着孩子等了近半小时无法点餐的现象告知了孩子的母亲鄢女士。鄢女士向记者倾诉道:" 我特别反对这种扫码点餐的现象,谁家没个老人小孩呢?扫码点餐真的是进步吗?为什么我的妈妈我的孩子要等我来才能吃上饭?" 一连串的反问道出了鄢女士一直以来的不满,也折射出了诸多普通群众的心声。

此外,记者还来到丼坊 · 烧肉丼饭 ( 熙梦里店 ) 、倾时希腊餐厅(绿地缤纷城店)、牛男星选厨房(铜锣湾广场店)、尊品牛排(文化宫店)、亲爱的郭(第一街区店)、Cins 星斯法式甜品(会展路店)、六朝门(绿地中央广场店)等餐厅,均为扫码点餐。其中,部分餐厅还需授权一些信息,如 " 获取微信昵称、头像、地区、性别、地理位置 " 等,若不授权,则后续无法进入点餐,如此采集顾客个人信息显得有些 " 强制性 "。

【顾客说法】

年轻人:我们也喜欢纸质菜单

在调查的过程中,记者也随机对一些顾客进行了采访。结果发现,除了部分中老年顾客无法熟练使用扫码点餐功能外,不少年轻顾客也表示更喜欢传统纸质菜单。在牛男星选厨房(铜锣湾广场店),三位前来就餐的年轻女士表示:" 一张菜单一支笔,想吃什么直接自己勾选,选错了也可以直接划掉,这样看上去便捷清晰,点菜也方便,手机屏幕小还要滑来滑去,不是很方便。本来就在呼吁少看手机不做‘低头族’,结果现在餐厅点菜都要盯着手机。" 她们表示实在不应该,但也无可奈何。

中老年人:扫码点餐很麻烦

绝大部分中老年顾客不太适合扫码点菜的餐厅。72 岁的吴爷爷随家人前来,家人点餐时他坐在一边,不时回应家人们对于菜品选择的提问。在过去,他是一家人点菜的主力,而如今则显得有些 " 边缘化 "。对此,吴爷爷表示,自己和朋友们外出就餐,不会选择这些 " 小年轻们 " 吃饭的地方,也不会扫码点餐。61 岁的陈奶奶会使用微信扫码点餐,但是并不熟练,有时候会忘了下一步的步骤,同时还需要佩戴眼镜才能看清楚手机里的文字,所以陈奶奶通常要在晚辈的帮助下完成点餐操作。更多时候,她选择把扫码点餐这件事直接交给晚辈。

小朋友:看菜单点菜是一种分享

儿童群体同样不太适合扫码点菜的餐厅。在尊品牛排(文化宫店)店内,正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依依向记者表示:" 每次来吃牛排都是爸爸用手机点餐,我好想跟爸爸一起点菜。" 依依的父亲也说道:" 其实我们带孩子出来吃牛排,就是想让孩子感受其中的趣味。智能设备优化我们的生活,但是不应该拉远我们和亲人的距离。如果现在我能和孩子共同捧着一本菜单,一起翻看点菜,我带着孩子能像翻一本画册一样地了解每个品种的牛排是什么样子,这顿饭会更有意义。"

【权威说法】

消费者有权拒绝扫码点餐

可投诉强制扫码点餐商家

" 消费者有权拒绝扫码点餐 , 商家只提供扫码点餐这一种点餐方式时,通过菜单点餐这种选择是必须有的,消费者可以拒绝扫码点餐。" 江西省消费者协会相关工作人员吴岱表示,扫码点餐虽能节省商家人力、提高效率,但同时也要考虑消费者感受,尊重消费者选择,更要方便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以前外出吃饭是个开心事,扫码点单却隔开了彼此距离,别让‘冷漠’的屏幕降低了餐厅的服务感。" 吴岱说。

近几年,智能化餐饮发展十分迅速,但有些商家强制消费者扫码点餐,关注其店铺公众号,之后消费者就会收到大量推广营销信息。此外,由于微信是实名制的,有些消费者还担心个人信息的泄露。对此,中消协指出,菜单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与是否接受餐饮服务直接关联,餐厅应当提供直观可查的现场菜单,供消费者了解菜品和价格,决定是否用餐。不提供现场菜单,扫码关注后才能浏览菜品和价格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